後山的品質偏執狂
台東 劉原佑

後山的品質偏執狂

劉原佑是我們認識多年的好友,台東土生土長的年輕人。跟他認識的時候他正在種植咖啡,風味迷人,有一晚我們下榻他們家裡在台東 肯杜爾山的工寮,那裏沒有電,我們就吹著風,看著台東市夜景。我問:原佑,為什麼你種了不少樹在咖啡旁邊? 原佑:我想的是今天如果咖啡事業我沒有發展起來,下山謀生就好,但是環境沒辦法重來。
 
原佑(左)跟被他拐來種日曬米的農校同學。
 

原佑的迷人在於他時時刻刻把環境生態跟經濟放在一起,一個後山的孩子能有這種想法不容易。

 
聽說他的咖啡因為颱風的關係一直沒有收成,開始兼著種植稻米跟其他作物謀尋生計,還像做的還不錯,講了三年說要去台東看看他,2015年7月初的夏天終於成行了。我們提前一天入住民宿,隔天一早五點拜託他讓我們跟去看他工作(工作時有朋友在總是綁手綁腳,一面做事一面要照顧朋友的感受,沒有拜託,他還不太想讓我們跟去田裡)。
 
早上五點的太陽、山巒都剛起床而已。
 
 
這一天原佑跟他的夥伴正在進行收割稻米,沒錯是人工收割!他說『天日曬』處理的稻米需要特殊的機器,他們目前還沒有錢從日本購買,只好人工手割,每天四點多起床割稻子,陽光又炙熱,稻子碰在身上癢的不得了,一點都沒有歡欣收割的美好想像,光是看到眼前一片稻田,手就先軟了。
 
種田能有夥伴是很好的事情。

 

看到原佑的手臂有時候蠻心疼的,為了消除尷尬還問他說:晒的這麼健康好看喔。
 
天日曬米果然是原佑風格,他說台灣沒有第二家,仔細研究之後,我想應該短時間內不會有第二家。有時候真的被他吹毛求疵的個性惹的很不開心,種田就好好種,時間到了機器割一割,了不起做個有機認證,就好了,他就是這樣才一直賺不到錢,心裡越想越氣,讓我來細數劉原佑的讓人火大的龜毛事蹟:
 
要製作天日曬米做工繁複,手割稻需要先綁成一捆一捆。
 
 
我們家種過田,知道稻子跟身體結合的癢,但畫面看起來真的很帥。
 
 
-堅持日曬,甚至天日曬
 
現代稻米多是機械乾燥,劉原佑說這樣不行,日曬的稻子風味比較好,所以稻子採收後一律日曬乾燥。他覺得日曬不夠,應該參考日本的『天日曬法』。所謂天日曬就是連稻桿一起晒,除了展現出日本對於一年一收的珍貴稻米重視,乾燥過程稻桿的養分還是不斷輸送到米粒當中。原佑說:『天日曬米除了有日曬米的香以外,外表還會泛著油光,口感更細緻』。
 
 
 
-自然栽培
 
不用農藥,不用肥料,只少量的施了點有機肥,他說在純淨台東,更應該讓作物的純淨度發揮到極致,又兼顧環境永續。
 
 
-龜毛檢驗
 
我們問他說,那你有沒有做農藥檢驗。他說這種是基本的工作,他送了SGS檢驗398項農藥(平常我們都只做310項就覺得很厲害,他居然驗到398項),其他連重金屬、營養分析都做了,實在令我們汗顏,我們自己都沒做到這種地步。

 
重金屬檢驗
 
398項農藥檢驗
 
營養成分檢驗
 
-帶殼保存,接單現碾
 
原佑真的把稻米當做咖啡豆在做,稻米曬乾後是帶著殼保存,如果顧客下單後再碾米,然後細心的挑出瑕疵品,裝袋抽真空,他說帶殼保存最新鮮。
 
回來我們試煮原佑送的日曬米,口感很黏、甜甜的,很溫暖。
 
一趟台東行程看到他幾年來的改變,懂得在追求極致農產品同時也想想消費者真正要些什麼。重點:他的個性與良善的初衷並沒有因為艱苦而改變。由衷希望這一位每天沒日沒夜奮鬥的台東青年可以找到他的勝利方程式。祝福他了~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