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台灣由一群年輕小農與企業界投資的山丘藍帶動起種植本土藍莓的風潮,
每年產季約在國曆4月到7月左右,品種也非常多樣.
台灣藍莓多數種植在網室或者溫室裡面,
最特別的是多數直接種植在盆子裡,而非土壤裡。
因為藍莓需要酸性土壤跟蓬鬆的土質,
台灣種植區域基本上沒有這種地方,
所以必須要跟國外進口酸性泥炭土等資材混合才能種植出甘甜果實,
也因此在這部分藍莓的種植成本就比其他水果高很多
台灣多數藍莓生產小農都是採取全無農藥或者低度農藥種植,
例如我們合作的小農,他在種植的過程完全沒有噴藥,
每天到果園徒手抓蟲,食用前僅需簡單的沖洗,吃起來格外安心。
與其無法知道採收日的進口藍莓,
台灣藍莓基本上都是當天採收,
透過知果堂快速配銷到顧客手上,
果實上往往都還帶有一些些的果粉。
新鮮的藍莓與台灣青農精心的灌溉,
賦予台灣藍莓更濃郁甘甜的風味,品質也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