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芭樂在美洲比較盛行,
台灣在1960年代就有種植紅肉芭樂,
但當時候以景觀植物為主要用途,
千禧年後才慢慢推廣至鮮食,
主要從口感爽脆跟Q軟兩種分辨,
這兩個口感之下又分了幾個品種。
台灣紅心芭樂以彩虹品種佔絕大多數,
紅鑽是比較少見的品種,
主要是因為成熟時比較容易潰爛,
栽種門檻高,因此比較少人種植。
但是這款紅心芭樂帶有淡淡的梅粉回甘感,
果肉佔比高於彩虹芭樂,
味道清爽也沒有許多人不適應的胡蘿蔔味。
知果堂的紅鑽芭樂,由高雄青農聯誼會推薦高雄在地優質青農給知果堂。
我們鎖定品質最穩定,單果重300-500公克的芭樂,
還有特別要求熟度要達標才能採收,
芭樂當天採收後經過簡單的大小分級就全部送到知果堂進行品管整理跟包裝,與農家共同分工,完成出貨。
青農是農業創新的重要泉源。
支持青農就是直接支持農業創新的重要方法。
青農安心提升品質,
就必須要有品牌通路可以協助青農推廣他們種植出來的頂尖水果,
知果堂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
從2013年創立自今,我們專注於『價值導向』,
以互惠公平的方式跟全台各地青農進行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