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草草生栽培果園,為了杜絕鄰田污染,在四周圍起了網子,讓田區盡可能獨立。
檸檬喜歡高溫,特別適合生長在屏東的熱帶氣候。其中以屏北的隘寮溪兩側為主,從大武山下的高樹,一路到下游的九如地區,兩側的肥沃黑土,撐起來台灣檸檬高達8成以上的產量。
台灣最廣泛種植的綠檸檬品種是Eureka(尤利卡),俗稱有籽檸檬、四季檸檬,這個在飲料店、餐廳,家裡餐桌被廣泛使用的檸檬,外觀呈現橢圓形,果皮厚(冬天較厚、夏天較薄),果皮上油胞亦較明顯,酸度足、風味濃郁,非常符合台灣人的飲食習慣。
柑橘類其實比大家想像中的更依賴農藥,恐怖的星天牛一旦鑽進檸檬樹幹內,不靠農藥防治,通常壽命只有3-5年。另一個黃龍病更是柑橘圈的世紀黑死病,不靠農藥防治只要有一棵果樹得病,整園果園都會滅亡。
連皮使用的檸檬,如今可以安心暢飲,更顯得裕財一家對無毒的堅持,難能可貴。
台灣有極為少數的農家堅持著產量只有傳統農法6成的無農藥綠檸檬(其中這6成多數外皮很醜),我們認為:支持著他們也是同時支持需要純淨食材消費者。尤其檸檬許多營養聚集在表層,連皮都使用,何不來點無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