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盧怡安
我很喜歡吃龍眼乾,就是直接吃。尤其是帶殼的,剝開時,啵的脆脆一聲,伴隨著烘過的香味,有煙燻和木質的氣息,我很喜歡。 家裏還不到五歲的兒子,看我這樣吃,也很喜歡,他會自己剝、自己啃,沒有了就會催促我趕快去買。
之前去池上,朋友帶我去採新鮮的蓮子,然後給了我幾包龍眼乾。我回到台北,用龍眼乾快煮新鮮蓮子,覺得實在好吃。 我習慣了用大量的龍眼乾煮甜湯底,甜味很自然,不需要另外加糖。
去年和知果堂去美貴姐的菊花園,印象很深刻。以前我不太敢喝菊花茶,覺得農藥可能太多,更別說拿來久煮。 但看過美貴姐的菊花園,尤其是田邊整桶整桶的斜紋夜盜(美貴家每天用手一隻隻挑出來的蟲),就覺得很放心。
前年我認識了一位藝術家,她很可愛,家裏是開中藥行的,她為家裡的四神湯藥材包、酸梅湯藥材包,畫了很可愛的圖貼。我看了可愛,就拿回家來熬,結果非常喜歡酸梅湯的味道。我已經將近二三十年沒有再喝過這種用藥材包熬的酸梅湯了,以前覺得太老派,重新再嚐,覺得老派的味道真是好。
買了菊花之後,除了清淡的菊花茶,我一直在想,還有沒有別的喝法,於是查了一下,發現傳統上,
秋天到了,當龍眼烘好了、菊花也慢慢收成了,就是會拿來一起煮成龍眼菊花茶加枸杞,香香甜甜。
我對傳統的味道很感興趣,但一時還沒有找到信賴的枸杞,於是只用龍眼做為甜湯底,加上菊花的香氣。然而菊花的香味很輕揚,龍眼烘過的香味沉,中間的調子,我想用一些其他的味道補足,隨手用了家裡有的陳皮和丁香。那種令人有一點熟悉,又有一點西域異國香料味的氣息,熬完大家都會問我,是不是有加薑?或是肉桂?(其實只是陳皮與丁香一點點而已)好像令人蠻有熟悉感。
我自己喜歡濃烈加一點又鮮又嗆的香氣,於是又放了馬告。它的檸檬香氣和胡椒感,剛好給這杯龍眼菊花茶帶來更大人感的勁道,我自己很喜歡。也推薦給喜歡濃郁大人味的朋友們。茶濃烈,適合配烘焙感重、甜味也重的手工餅乾、磅蛋糕、瑪德蓮。
自己現剝龍眼至少20顆,與香料茶包一起,直接放入720cc的冷水裡開始煮,
滾了之後就轉小火,小火煮20分鐘後放涼瀝出,就有一罐龍眼菊花茶可以喝了。
覺得太濃或想來點新意的朋友,可以加冰塊或以1:1比例,加通寧水或蘇打水兌開,變成優雅的淡飲喝。